
一、基本情况
李少星,男,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河北宁晋人,2011年7月进入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工作,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、首届济南市“海右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中青年学术骨干。目前主要从事区域经济、产业发展、城镇化、城乡规划、金融地理、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研究,迄今发表学术论著40余篇(部),先后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等研究课题10余项,组织完成山东省、各地区城镇化、城乡发展、产业规划方面的政策咨询课题数十项,为博硕士开设《区域经济学》《金融地理学》等专业课程。作为山东大学新型智库平台的骨干成员,研究成果曾得到中央和山东省领导的重要批示,在国家、省市相关领域的管理和改革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。
二、学术兼职
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、黄河流域制度创新与新旧动能转换研究中心执行主任
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
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
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业委员会委员
山东省城镇化暨城乡融合专家委员会委员
山东省行政区划和地名专家委员会委员
三、主要奖励情况
1.第二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奖一等奖
2.山东省第三十次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
3.2015年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(指导教师)
4.2016年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(指导教师)
5.2021年度济南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个人
6.2021年度济南市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
四、主要论文发表
(1)乡镇尺度上的山东省人口老龄化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.地理科学进展.2019
(2)地方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路径与推进重点.《理论学刊》.2024(05):142-150
(3)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ptimal allocation of land use in ecological emigration area in China.Land Use Policy.2024(142)
(4)时空循环逻辑下城乡关系及融合发展的政治经济解析.《城市发展研究》.2024(3)
(5)跨区域第三次分配:战略价值、演进趋势与新时代推进重点.《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.2023(6)
(6)基于居民需求的集聚提升类村庄公共设施精细化建设探析——以东营市东营区为例.《城市发展研究》.2022(11)
(7)中国后疫情时期“疫情产业”转型升级研究.《财经问题研究》.2021(7)
(8)土地出让收益过半用于农村,意味着什么.《大众日报》理论版.2020.10.13
(9)城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型式及其比较研究.东岳论丛CSSCI.2020(12)
(10)新冠肺炎疫情对脆弱群体收入及全面小康目标的影响测算:以山东省为例.《山东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.2020(5)
(11)济南市不同地理单元下蓝绿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的影响及分异规律.地理科学(中国科学院).2025
(12)小城镇人口承载功能的格局演变及其类型划分研究——以山东省为例.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.2016
(13)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集聚的格局特征与关联演化模式研究.《东岳论丛》.2016
(14)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诅咒效应及其机制.《生态经济》.2009,0(5):136
(15)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多尺度考察.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》.2007,17(6):44
(16)巨型区域:新的城市化空间形态.《城市规划》.2010,34(4):74
(17)县域金融排除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——以江苏省为例.制度经济学研究.2016(2)
(18)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变动的基本特征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.2009,25(3):54
(19)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演变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研究.地理科学进展.2010,29(8):943
(20)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.《地理研究》.2010,29(12):2132
(21)自然资源禀赋与城市化水平关系的多尺度考察.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》.2007,17(6):44
(22)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变动的基本特征.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.2009,25(3):54
(23)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演变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作用机理研究.地理科学进展.2010,29(8):943
(24)巨型区域:新的城市化空间形态.《城市规划》.2010,34(4):74
(25)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.《地理研究》.2010,29(12):2132
(26)小城镇人口承载功能的格局演变及其类型划分研究——以山东省为例.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.2016
(27)县域金融排除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——以江苏省为例.制度经济学研究.2016
(28)新世纪以来我国金融集聚的格局特征与关联演化模式研究.《东岳论丛》.2016
(29)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资源诅咒效应及其机制.《生态经济》.2009,0(5):136
五、著作成果
1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9
2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8
3.区域经济发展新探索:山东省的实践
4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4
5.城市社会学
6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2015
7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:2012
8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:2013
9.全球化与国家城市区域空间重构
六、科研项目
1.(包干项目)山东打造北方地区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实践路径研究,2024/12/23-2025/12/31
2.济南市“十五五”时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研究,2024/10/10-2025/12/31
3.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及城镇化监测评估报告咨询,2023/08/01-2024/12/31
4.“百度智能云(山东)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”项目成效评估报告,2022/09/05-2022/11/30
5.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发展路径及经济分析,2022/05/23-2023/09/30
6.人口发展趋势与山东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问题研究,2022/02/01-2022/12/31
7.《威海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具书编写》,2021/01/07-2022/06/30
8.山东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,2021/11/14-2022/12/31
9.资源空间错配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发展机制与政策调控研究,2020/12/12-2023/12/31
10.济南市历城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,2019/12/16-2020/12/31
11.山东省绿色城镇化推进机制研究,2019/08/26-2020/05/31
12.区域经济运行的空间尺度结构及其增长效应研究,2019/04/26-2019/12/31
13.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,2011/10/18-2013/12/31
14.济宁市城市发展全要素分析研究,2017/09/10-2019/09/10
15.淄博市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创新研究,2018/11/27-2019/12/31
16.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与新旧动能转换研究,2018/11/02-2018/12/30
17.临日都市区规划策略与关键问题研究,2017/11/22-2018/12/30
18.《潍坊市人口市民化规划》编制,2016/10/31-2017/12/31
19.山东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东营区综合统计分析试点(土地利用分析),2014/03/01-2016/12/31
20.新型城镇化——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践与发展趋势,2013/12/24-2015/12/30
21.潍坊市城镇化发展规划,2013/01/31-2015/12/31
22.产业链跨地域组织的城市化空间效应及其机制研究,2012/08/17-2015/12/31